文/樂居財經 魏薇
恒大的雷,越炸越廣;恒大的債,越理越多。
據深圳南山公安微信公眾號9月16日消息:公安機關已于近期依法對中國恒大旗下財富管理服務平臺恒大金融財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員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相關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投資人可通過線上、電話、短信及郵寄報案。
經過周末兩天的發酵,此事件對恒大的股價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周一早間開盤,中國恒大低開近10%。
上述通報中的“杜某”或是恒大財富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杜亮。2021年5月底,恒大暴雷前夕,杜亮贖回了恒大財富理財產品,理由是“家里有急事”。網絡上相關信息顯示,杜亮與其父親杜永平,總計四筆合計1000多萬元的投資,已經全部提前兌付。
2021年9月12日,數百名投資者來到恒大當時的總部所在地深圳卓越后海中心圍堵杜亮,并要求恒大兌付逾期金融產品。
此后兩年時間里,恒大財富一再調整兌付方案,直至8月底,恒大已經無法兌付。而理財產品一旦出現無法兌付的情況,就會變成刑事案件,相關負責人需承擔刑事責任。
在恒大財富負責人被抓的前3天,恒大人壽被整體接盤了。接盤方是海港人壽,其將受讓恒大人壽的保險業務及相應的資產、負債。
對恒大來說,這是件好事。在被接手之前,恒大人壽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虧損巨大。
恒大財富起高樓
恒大財富的前身是恒大金服,成立于2015年11月,由恒大金融控股集團(深圳)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后者為恒大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股權層層穿透后發現,恒大財富的實控人為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
2016年前后,國內P2P盛行,恒大金服于2016年3月上線。2018年起,國內P2P暴雷頻發,行業開始全面整頓,恒大金服的諸多產品隨之下架。
眼看“金服”的名聲黃了,2019年5月,恒大金服正式更名為“恒大財富”,業務范疇為財富管理咨詢和社區金融,但實際上依然銷售各種定融產品,并承諾高額回報和靈活兌付。因與中國恒大深度綁定,一旦恒大資金鏈出現問題,恒大財富也不能可能獨善其身。
8月21日,中國恒大發布《內控評估及對前任審計師提出的某些問題檢討的主要結果》,披露了恒大財富的情況,其中明確表示:定融產品由發行主體發行,募集所得的資金最終從發行主體通過投資方式為中國恒大集團表內的項目公司進行投資、借款、為中國恒大集團發出的商業承兌匯票進行貼現及投資恒大債券的4種主要方式,全面地流入中國恒大集團體系。
恒大財富的投資者,有相當一部分是恒大的員工。為了招攬更多投資,恒大發動員工帶動身邊的親朋好友入局,甚至下發指標,完不成KPI就扣工資。業績壓力之下,不少員工被迫離職。
除了員工,理財產品的銷售對象還包括恒大項目的施工方。每當向施工方支付工程款時,恒大方面會要求施工方購買恒大財富的理財產品,金額大約為工程款的10%。
恒大財富的投資者,總數超過10萬人。購買恒大房子的業主,也是理財產品的銷售對象之一。
2021年8月,基于出現兌付困難的情況,定融產品已全面停止對外銷售。按中國恒大統計數據,自定融產品發起至停售止,合共募資金額涉及921億元。
三降兌付標準
面對投資者的憤怒,恒大和許家印是懂得“安撫人心”的。
2021年9月10日,許家印曾在恒大財富專題會上宣稱:很多員工和業主都拿著辛苦錢、血汗錢和養老錢來買了恒大財富的產品。我可以一無所有,但投資者不能。他同時提出,要確保所有到期的財富產品盡早全部兌付,一分錢都不能少。
2021年9月18日,恒大官網公告稱,2021年5月1日-9月7日期間,包括恒大財富總經理杜亮在內的6名管理人員,提前贖回12筆投資產品。集團高度重視部分管理人員提前贖回恒大財富投資產品一事,已要求該6名管理人員提前贖回的所有款項必須限期返回,并給予嚴厲懲處。
值得注意的是,這6名投資者還包括許家印的妻子丁玉梅,她投資了2300萬。
承諾很美好,現實很殘酷。恒大財富的兌付方案一改再改,兌付金額越來越低,直至目前的暫停兌付。
2021年9月13日,也就是投資者圍堵后的第二天,恒大財富披露了三種兌付方案:分別是現金分期兌付方式、實物資產兌付方式及沖抵購房尾款兌付。
投資者都不買賬,要求按照“杜亮方案”來兌付,也就是提前兌付本息,但沒錢的恒大財富根本無法實現這些訴求。
同年12月,恒大表示因財富投資的項目資金回籠不理想,兌付方案調整為每月向每位投資人兌付本金8000元。
2022年11月,兌付方案再次調整,從每人每月兌付8000元降至2000元,其他內容不變。
2000元的兌付方案僅維持了半年,今年5月31日,恒大財富稱,因公司資金回籠情況不理想,當月可用兌付資金不足,無法按原標準2000元兌付。
有網友在貼吧表示,5月只收到了467.61元。
8月31日晚間,恒大財富公告稱,因公司資產處置進度不及預期,未獲得資產處置資金,無法開展本月兌付。
而截至去年底,恒大財富未兌付本息分別約410億元及約340億元。
房企財富路
房地產行業內曾流傳一句話:房地產做到最后就是做金融。
在行業上升期,對資金極度渴求的房企爭相開設財富公司。有數據統計,前百強地產公司中至少1/3擁有自己旗下的財富管理公司或財富直銷團隊。
但房企資金持續緊張之下,旗下理財產品頻繁出現無法兌付的情況,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尤為密集,涉及的房企包括恒大、佳兆業、陽光城、寶能、中國奧園、當代置業等。兌付危機發生后,“不躺平”的房企高層紛紛出面表態,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推進財富產品兌付工作。
2021年11月4日,由佳兆業集團擔保、錦恒財富發行的理財產品出現兌付危機。錦恒財富發行的理財產品,底層資產是佳兆業的項目,由佳兆業作擔保。危機發生后,佳兆業集團總裁麥帆披露,錦恒財富到期的本息規模超過3億元,理財產品總金額為127億元。
去年11月22日,佳兆業發布《錦恒財富產品兌付方案》,當中明確,按錦恒財富產品到期的時間順序,采用分期兌付的方式,陸續兌付本金及利息。當時佳兆業方面稱,將視資金籌集情況并按有利于投資人的原則逐步優化兌付方案,包括安排提前兌付。
據佳兆業最新披露,截至目前,已完成近70%存量資金兌付,產品涉及人數大幅下降,在房企同類產品解決方面走在前列。
2021年11月,陽光金服通過線上及線下平臺銷售的理財產品,未兌付余額約200億元,涉及人數約1萬人,其中員工約3千人。2022年3月20日,陽光城創始人林騰蛟實控的華冕財富召開線上投資者見面會,更新理財產品兌付方案:將以實物、現金、債轉股、信托受益權兌付等一攬子兌付方案,盡快完成全體投資人的完全兌付。
2021年12月初,中國奧園約60億的內部理財宣布爆雷。事后,奧園方面制定了相應的兌付方案,包括現金分期兌付、實物資產兌付。投資人可以任意選擇兩種方案進行兌付,或者組合兩種方案兌付。
來源:樂居財經
作者:魏薇
相關標簽:
地產K線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